第九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闭幕式圆满结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0-23浏览次数:18

    2017年10月22日下午,第九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闭幕式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体育馆隆重举行。各级领导、海内外嘉宾、众多专家

学者、广大师生齐聚一堂,为这场环境化学的饕餮盛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闭幕式前半部分——大会报告由香港理工大学李向东教授和美国工程院院士Jerald L. Schnoor主持。


    闭幕式第一个报告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陈君石院士。陈院士题为《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过去、现在与未来》

的报告从“如何评价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角度出发,追溯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变革的历史,剖析食品安全现状,展望食品安全

未来发展方向。陈院士的报告资料翔实、切中肯綮,场内时不时掌声雷动。


    接下来进行报告的是来自南京大学的邹志刚院士。邹院士题为《Researches on Photocatalysis Application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的报告为大家带来了光催化原理、现状、应用以及主要挑战等内容的阐述。邹院士幽默风趣、妙语连珠,给大

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严谨而又有趣的盛宴。报告结束后,场内其他专家学者就新能源问题和邹院士进行了现场交流。


    最后进行报告的是来自University of ArizonaShane Snyder教授,Snyder教授题为《Exploring the Great Unknown: New

Tools to Assess Complex Environment Mixtures》的报告结合自身实际经历,阐述了环境化学领域中水污染问题的研究方法,

场下的专家学者频频拍照记录。



    大会报告结束后,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教授和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王春霞教授主持的“环境化学前沿及研究

进展点评”正式开始。


    美国德州A&M大学的张人一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的全燮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张爱茜教授、同济大学的戴晓虎教授

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X. Chris Le教授分别就“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纳米环境技术与效应”、“环境计算化学”、“固

体废弃物与垃圾处理”、“环境毒理与健康”五个方面做了简要而全面的介绍,讲出了思想、讲出了境界。




    接下来进入此次闭幕式的表彰环节。由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郑明辉教授为“研究生优秀报告奖”和“最佳墙

报奖”两项奖项颁奖。



    接着,由境化学学会秘书长组织会常副主任兼秘书长、第九届全国境化学大会承办单位具体负责人、浙

江大学境与源学院刘屏教授第九届全国境化学大会幕式致辞。


    此次大会共有5000余人参会,共收到3700余份论文摘要,口头报告1200次,墙报2500余份,共设立了大会报告7个,分会场41

个,并招募500余名志愿者为大会提供志愿服务。会议期间同时举办了“‘与编辑面对面’研讨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报告会”

等专题会议。各个分会场学术氛围浓厚、报告精彩纷呈。本次大会首次设立并颁发了“环境化学终身成就奖”,魏复盛院士成为首

位获奖者。同时,为了更好的总结环境化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专家建议并借鉴国内外经验,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自本届起编辑

出版了《环境化学前沿》并将此作为环境化学大会的一项成果。此次大会是我国环境化学及其相关领域历史上规模最大、专家学者

最多的一次会议。

    紧接着进行的是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主办地名匾传递仪式,由2019年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的主办方南开大学环境科学

与工程学院的副院长孙红文教授致辞。孙红文教授表达了对于此次全国环境化学大会的赞赏和对海内外嘉宾、专家学者的盛情邀请。

 


    最后,由大会主席江桂斌院士宣布闭幕式到此结束。第九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正式落下了帷幕。 


图:志愿者(胡宏华、诗婷陈雷、

文:志愿者(周敬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