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半个世纪的深耕者——记“寻访师者七十载”暑期社会实践团采访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退休教师、农业遥感奠基人王人潮教授

发布者:朱珺发布时间:2019-08-05浏览次数:381


与王人潮老教授的初次见面定在一个普通的上午,晴朗、无风。然而当王老先生开门将我们一行迎进屋之后,这一天于我们而言,忽而就变得厚重起来。

精神矍铄,这是对王老先生第一面的印象。1931年出生的王老先生,已经88岁高龄了,然而从眼前的这位老人身上,我们看不到一点儿上了年纪的疲态或者迟钝,更多的是一副说话掷地有声、思路活跃清晰的学者模样。



王人潮教授出生在旧社会的农村,从小吃尽封建压迫之苦,亲身经历了中国农村的落后和中国农民的艰辛。所以当新中国成立、求学机会来临的时候,当时已是人民教师的老先生抱着对农民、农村和农业的朴素感情报考了南京农学院,并以第一志愿被顺利录取,从此踏上了一条一生学农为农的道路。

交谈中,王老先生反复说到一个词:“颗粒无收”,讲的是那个年代中国农民的梦魇。因为缺乏科学可行的指导,农民全是靠天吃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终日劳作,却不能换来足够的收成。王老先生当时从南京农学院毕业以后,被分配到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土壤肥料系工作。忧心于粮食低产的他,深入农村,积极投身于田间地头,为提高粮食产量出谋划策。

在衢县,他跑遍了当地的山地丘陵与平原,教农民选择优良水稻品种,并栽培豆科绿肥“以磷增氮”,开沟排水、深耕改土、科学施肥、改变耕作制度,将水稻一季产量提高到7350千克/公顷,由此带动全省发起了“以磷增氮”的低产田改良运动,成果影响全国。在富阳,他与农民同吃、同劳动,带病坚持蹲点试验,为农技人员和农民讲课数十次,做出高产样板,深受农民爱戴。特殊时期,他敢于为农民发声、为农民奔走,以一己之力阻止浮夸跃进行为,保障当地农民粮食收益不受影响。



王老先生说:“我搞农业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的确,农业发展的问题,他一直牵挂于心,所以当土地管理局向他伸出橄榄枝邀他去做副局长的时候,他断然拒绝了。因为他知道只有立足于农业研究一线,才能为农业发展找到出路。1979年,王老先生以参加联合国组织的讲习班为契机,认识到卫星遥感在创建现代化农业中的作用,当机立断开始钻研遥感技术,探索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思路方法。随后,他先后主持了水稻遥感估产等国家重点和攻关课题,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最终创立了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学科——一个国家学科名录中没有的全新学科,为国家农业遥感的发展注入了大批人才。回想彼时,王人潮老先生已年近半百,却毅然决然地重拾课本,投入对数理基础要求甚高的遥感专业学习当中,可见他誓要发展农业的魄力与决心。

用王老先生自己的话说,“我是坚持25年申请入党的老人,长期以来,只有工作才是最让我快乐的,因此只要我的身体健康,就不会忘记为农业找出路的初心。”这句话作为王老先生80岁退休以后的写照,再合适不过。至今,他依旧坚持每天关注时事新闻,心系“三农”。他在系统总结40年的农业信息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60年的高等农业科教及其推广应用经验完成了《网络化的融合信息农业模式》;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他又在2019年完成了《我国先行农业模式快速转型为信息农业的紧迫性及其“试点”可行性报告》。这些年来,王老先生一直笔耕不辍,编著了总长达一百多万字的研究专著,为农业发展作出了不菲的贡献。为了给农业发展争取足够的资源支持,从学校到社会,他还一直在争取各级领导对农业发展的认同和支持。已是耄耋之年,本可以安享天伦,然而王老先生却仍一心在为农业的发展竭尽所能。至此,我们似乎找到了王老先生那股矍铄精神气的来源,就是他对于农业发展不灭的热情与斗志。他用自身经历向我们展现了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不懈追求,还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家国担当。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王人潮老教授一辈子怀揣农业研究的热情,为我国农业发展呕心沥血,至今还在为农业信息化奔走发声,值得我们后辈称颂。他也对我们后辈寄予厚望,希望我们青年学生能够专心学业,为日后适应社会需求打好扎实的功底。他期盼他心里关于我国农业发展的蓝图能尽早实现,让农业大国变身成为农业强国,撑起国民经济的一片天。面对王人潮老教授,他的和蔼可亲,让我们觉得他只是一位普通老人,在与我们闲聊他一生的所行所感。可是他的所想所成,却让我们觉得他是一位巨人、伟人,是我们后辈一生敬仰与学习的楷模。

艰难困苦面前不言退缩,功名利禄面前从未骄奢。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沉浮,王人潮老教授始终初心不改、孜孜不倦,开垦了农业发展的一方沃土,开创了农业遥感的先河,为农业发展注入持续的活力。

他,是一名农业科学界的深耕者。


/朱恩燕

/黄熠丽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