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专访】朱四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

发布者:叶琦发布时间:2020-04-23浏览次数:454

    朱四喜,1972年生,浙江舟山人。1997年6月本科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蚕学系,2005年6月硕士毕业于汕头大学环境科学专业,2011年3月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植物学专业。1997年7月-2002年8月在湖北省农科院工作;2005年7月-2011年12月在浙江海洋学院;2012年1月至今在贵州民族大学工作,现为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第九届学术骨干中国生态学会会员


每个人年少时都有着自己的梦想,或成为一名科学家,为祖国的科研事业持续贡献,或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但很多时候,人们的梦想往往不为身边的人所认可,甚至逐渐偏离最初的方向。这时,有的人选择了放弃,有的人选择了随波逐流,而朱四喜却选择了坚定自己一直以来的方向,选择研究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技术,来到祖国的西部,在祖国的教育科研岗位上持续地发光发热。在旁人看来,他的想法很奇怪,放弃东部优越的生活条件,背井离乡来到偏远的山区可谓是愚蠢至极。而朱四喜却总是说:“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建设祖国!”从湖北省农科院到贵州民族大学,从浙江舟山到贵州贵阳。他的生涯,打上了爱国主义的烙印;他的选择,撰写了中华男儿报效祖国的英雄史诗。

专业的冷热门主要看自己的兴趣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那段时间,211和985高校掀起了一阵热潮,以及各大工科相关专业成为许多考生的心仪专业。在那个年代如果能够在985和211高校就读工科类专业,那毕业之后无疑会前程似锦。

而在几乎所有人都挤破脑袋往工科类专业钻的时候,朱四喜选择了儿时的梦想,学农,并来到了华南农业蚕学系就读。在那个年代乃至今日,蚕学系都不为人所知,甚至连朱四喜的亲戚朋友也有许多人劝他换个专业就读,但那时的朱四喜坚定地说:“专业并没有热冷门之分,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行!”

以优异的成绩从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后,朱四喜并没有选择立即攻读研究生。大学期间虽然学到了许多知识,但也同样让他产生了许多新的疑问,我究竟要学什么,是接着在本专业深造还是像大多数人一样挑选热门专业就读?

通过之后在湖北省农科院的工作,朱四喜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兴趣,他来到了汕头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这又一次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当时,所有人都劝他考研换个热门的专业或者能够继续在农科院工作也挺好的,但朱四喜直接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来到了同样冷门的环境科学专业攻读,这也为他之后从事环境方面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朱四喜顺利地从汕头大学毕业。其后,他在浙江海洋科学学院工作,期间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爱好与方向,并最终选择在浙江大学的植物学专业就读。这一次,虽然也同样有人反对,但朱四喜的兴趣反而越燃越旺。

在浙江大学就读期间,他热情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并很好地完成了科研任务。在那时,许多植物学专业的人都只是抱着混博士文凭好毕业后能够找更好的工作的心态学习时,朱四喜坚定了自己在环境生态领域的研究方向,并通过与教授的不断探讨和学习不断巩固自身的专业知识。博士期间发表了多篇论文,于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人才和2008年被评为“浙江省舟山市111人才工程”人才,并于2011年顺利地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当朱四喜取得了如此多的成就之后,人们不再嘲笑他。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专业并没有冷热门之分,重要的是自己喜欢并为之坚持。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他要回到故乡舟山干出一番大事业之际,他选择前往贵州,继续从事着自己冷门专业的研究。在他的眼里,冷门专业早已不再冷门,那随之燃烧起的热情与在其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其他任何热门专业都无法取代的。

工作与学习并重

朱四喜的学习生涯中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他能够很好地平衡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他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研究生期间,也会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不同于大多数人的是,他选择的工作都是与专业相结合的,相当于能很好地学以致用,在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之时也能很好地巩固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当然,他也像大多数人一样,会产生对专业的迷茫。他并没有一下就确定自己未来所要从事的工作的方向,他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再通过工作过程中积累经验,不断地明确了自身的目标。他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工作与学习并重。在农科院工作期间,他丝毫没有大学生的架子,与基层员工一起从事相关研究,进一步学习许多大学期间所接触不到的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在工作期间,他一方面,通过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积累;一方面,通过将学到的知识在工作中的运用,很好地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正是凭借着学习与工作的相辅相成,朱四喜在工作和学习中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他在攻读研究生期间不仅没有问家里拿钱,并且通过学业获取的奖学金与相关的工资极大程度上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同时,他的学习与工作的相辅相成也极大程度上提升了他自身看待事物的能力,让他进一步确定自身的兴趣,继续为祖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是他一直以来努力奋斗的方向。

虽然学习和工作两手抓,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但对朱四喜来说,那正是极大地提高了他自身的效率,让他能够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力,为自己热爱的事业持续奋斗是他一直以来的目标。对于他来说,只要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那付出再多的时间精力也都愿意,这也为他后来取得众多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离开家乡舟山,来到贵州,这在所有人眼中都不可思议的选择,而在朱四喜心中却早已决定。在朱四喜年幼的时候,他就立志要报效祖国。因此,他在学习期间也早早地来到了祖国的岗位上报效祖国。在就读研究生期间,他学到了许许多多的专业知识,也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家国情怀,而真正让他下定决心前往贵州的还是他在浙大的学习生涯。在浙大学习期间,他不仅学习到了最先进的专业知识,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家国情怀。“许许多多浙大在校的学生都愿意花费自己寒暑假的课余时间来到西部支教,”朱四喜印象中的浙大人一直都是坚持为祖国的建设不断奋斗,甚至不惜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以及课余休息时间多为祖国作出一些贡献。“我觉得,身为浙大人,我应该到祖国最需要我的地方去。”在那时,朱四喜就已经下定了决心,这不只是受身边人的影响,这更是他从小就已经立下的远大志向。

来到贵州之后,朱四喜前往贵州民族大学工作,并持续在教育科研岗位上不断奉献至今。2012年1月在贵州民族大学工作以来,朱四喜对贵州的发展以及科研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主持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1项,贵阳市低碳科技计划项目1项,贵州省省长资金项目1项,贵州省教育厅科技创新人才项目1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校引进人才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项。参加国际学术交流10余次,已发表署名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论文12篇,EI论文13篇,核心期刊45篇),合作出版专著10部,授权专利17项。已主持、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他所取得的这些重大成就,不仅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彰显了个人的价值,同时也为贵州民族大学尤其是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他来到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八年里,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学院排名从学校的末尾来到了中游偏上的位置,这与他自身的努力奋斗有着极大的关系。

在校期间,他废寝忘食,每天都奋斗在工作岗位上,为学员、为学生谋取更多的福利。因此,学院的学生都对他非常尊敬,见到他都会跟他亲切地打招呼。而学院的老师有问题找到他时,他也会积极地去帮助解决。“看到学校发展的越来越好,看到那些老师和学生脸上的灿烂微笑,我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朱四喜在贵州的8年里见证了贵州民族大学的不断进步,见证了贵州的蓬勃发展,这让在贵州基层默默服务的他也感到无比的幸福。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在贵州期间,最让朱四喜自豪和感动的是他以及王慧还有其他一些浙大人在贵州民族大学的相遇。2018年从浙大环资学院毕业的王慧怀抱着青年浙大人的抱负来到了贵州民族大学,而以朱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浙大人也在为当地建设做着自己的贡献,这种在异地相遇共同为祖国建设不断奋斗的事件反应了浙大人的家国情怀。“虽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我们这一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你们这一代可能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了,但相同的是我们都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奋斗!”在朱四喜的心中,中国的建设一直以来都是他所关切的。下一代的茁壮成长以及环境的保护也是他所重视的,多年来,他为西部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环保事业人才,并鼓励他们学会更多的核心技术后留在家乡,留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共同建设美丽西部。他也会持续在科研岗位上持续奋斗,继续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人才。一直以来,他都坚定心中的信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为之不断奋斗,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报效祖国!

如果让朱四喜重新站在当代青年职业生涯选择的十字路口,他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来到西部为祖国的环境事业添砖加瓦。这不仅是兴趣使然,更是国家需要,他认为,“环境问题是中国发展所必需面临的一个问题,而中国西部的发展更是充分解决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的燃眉之急。”他自身也希望能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之间的资源信息交流,促进信息共享,以东部带动西部。同时他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才愿意来到西部共同建设祖国,也非常感谢浙大对西部发展的大力支持。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他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贵州大生态战略背景下教学科研并重培养更多的学生,为祖国的环保事业输送更多的新鲜血液。

2005年6月,朱四喜硕士毕业于汕头大学环境科学专业

2011年3月,朱四喜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植物学专业

2012年1月,朱四喜来到贵州民族大学工作并担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工作至今,并将继续为之奋斗。

他的选择不仅在乎他个人,更在乎我们的祖国,他在不平凡的岗位上为祖国的环保事业力量奉献自己,为祖国的西部建设持续奋斗,为下一代的教育辛勤付出。祖国也正是在像他这样的人的努力下建设得越来越好,环境建设与西部发展的道路没有终点!

朱四喜始终坚持以“浙大老校长”竺可桢为榜样,秉承浙大人的家国情怀、西迁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观念,牢记教育强国使命,来到祖国最需要他的地方奉献自己的一生,谱写了新一代浙大人建设祖国、支援西部的华丽篇章!

 

 


采访小记

2019年7月27日,我们肩负着采访浙江大学贵州校友的使命,来到了贵州贵阳。阳光明媚,天朗气清,我们在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会见了朱四喜校友。会见之前,我们先通过电话和微信同王慧师姐联系,进行了问候和初步的了解。在电话中,我们感受到了贵州校友所洋溢的热情和对于母校的怀念之情。同时,我们也对此次的采访工作充满着期待。百闻不如一见,在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宽敞的会议室中,我们和朱校友展开了深入的采访。

朱校友先带我们参观了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实验室条件和教学环境,从进入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大楼的大门的时候,我们就感受到迎面而来的整洁与一切都条理有序以及那扑面而来的科研和学习热情。暑假还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教师学生,相较浙大实验室虽然较为简洁但齐全的实验设备,一尘不染的走廊,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次采访过程中,我们不仅对朱四喜校友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同时也采访了其他贵州民族大学的浙大校友以及来自贵州各地的浙大校友。小小的一间会议室,一下子就坐满了十几个人,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浙大校友的热情并给予了我们家的温馨。很庆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走出校园的象牙塔,来到祖国的西部,见识这个社会的千姿百态。

 

采访时间及地点:

2019年7月27日,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撰稿人:

丁晨晓17级环境与资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