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生态文明计划首席科学家朱利中院士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朱利中:做环境保护的坚定行者
如果说,环境污染防治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已成为今天人们普遍共识的话,那么,在40年前坚定地做一个环保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文明计划首席科学家朱利中教授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
育人的责,终究是为青出于蓝
40年来,朱利中始终将教书育人放在首位。他重在培养学生的求是精神。学生的每篇论文,他会修改四五遍、甚至七八遍,对每个课件或报告中涉及的关键数据,他会反复考证核实。从教40年,他先后开设《环境化学》《污染控制化学》等6门课程,编写出版3本教材,其中两部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主编的《环境化学》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主讲的《环境化学》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国家一流课程。至今,身为院士的他,依然坚守在本科教学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孜孜不倦。
科技的梦,始终围绕环保需求展开
1978年,朱利中考上了杭州大学化学系,并在7年后获分析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多年来,朱利中始终致力于污染物界面行为调控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先后主持了863、973计划项目、国家基金重大项目等,深入污水处理厂、污染场地及农田等,始终走在科学最前沿、实践第一线,在土壤与水污染防治领域取得了系统创新成果。他主编出版《土壤有机污染物界面行为与调控原理》等专著3部,发表SCI论文38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5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前行的路,持续在服务国家中延伸
40年如一日的勤奋和坚守,朱利中逐渐成长为我国土壤环境领域科技战略领军人才。面对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晚、基础薄弱等现状,他深知有责任做得更多更好。他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副主任,积极推动我国环境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受全国人大环资委和生态环境部委托,他领衔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报告,6项咨询建议被中办信息办采用。他受邀在中央电视台《开讲啦》《中国经济大讲堂》等栏目宣讲净土保卫战。他组织创建了土壤污染防治与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希望更好支撑我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确保土壤环境安全,真正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