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新知,满载而归 ——记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赴泰国考察活动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19-08-01浏览次数:749

收获新知,满载而归

——记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赴泰国考察活动



为了提高学院国际化水平,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沟通交流,2019716日,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27名本科生与3位带队老师,前往泰国开展为期一周的地学综合实习暑期泰国考察活动。主要考察内容包括访问泰国亚洲理工大学和海洋局、实地考察曼谷的Bangpu红树林公园与芭提雅的珊瑚岛和格兰岛、参观当地博物馆等。

出行前带队老师与负责同学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714日,在农生环432召开了泰国实习动员会。学院高度重视本科生暑期交流活动,陈丁江副院长出席动员会并讲话,希望同学们可以从这一次实习中收获专业知识同时扩宽自身视野。罗煜老师结合去年泰国实践讲解了主要的专业知识,希望同学们在参观实践过程中能结合专业知识有自己的思考。陈昳舟老师进行了本科生出国的行前教育,对大家在实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与回答。黄一博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了出国实习大家的必备物品与注意事项。大家在实习动员会上讨论热烈,对本次实践活动充满期待。

717日上午,考察队全体人员到达亚洲理工学院。亚洲理工学院始创于1959年,是东盟为促进亚洲高级工程方面的教育而成立的,是泰国境内地位较高的一所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学府。同学们首先参观了整个校园,观其校园,风景优美,水林协调,甚是壮美。不过更为壮美的还是考察队成员与校内老师同学产生的思想碰撞。在图书馆的报告厅内,罗煜老师作了关于我校概况的报告。AIT的两位博士生作了有关遥感和土地重金属污染的主题报告,分享了自己的学术成果。我校四位考察队成员李曦煜、徐鑫骥、刘澳、周嘉航也分别作了有关遥感或土地环境利用问题的主题报告。在AIT的报告展示、提问交流中,两国学子构建起了沟通的桥梁,实现了两校之间的学术思想交流。大家都收获颇丰,也深刻地明白了学术交流的重要性。

718日,考察队乘风逐浪,越过海湾,来到芭提雅的萨岛。踩着海水,踏上沙滩,放眼望去,海滩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珊瑚,远处附着着贝类的岩石在海陆的交结处延展。在罗煜老师简单讲解了沙滩的颜色及物质组成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后,老师的这个问题引发了思考:为何在这片海陆交界之上,相隔的不远处沙滩和土壤能够并存。同学们分组开展了热烈的分析和讨论。各个小组根据知识与经验,有的小组从近海地区土壤的五大成土因素(母质、气候、地形、生物、时间)以及人为因素等角度,通过对比陆地土壤,系统地分析了沙滩的成因;另外也有小组通过土壤的物质组成角度进行补充。最后,罗老师对于大家的分析进行点评,他认为部分同学提到了植物根际的有机酸和糖类分泌形成粘合,以及海洋中不同盐分离子对于沙粒的交结和分散作用等分析相对较为深入,同时希望大家能够从不同的要素进行深入的分类思考,增加对问题的思考深度,而这也是深入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也希望大家真正对自己选择的方向有兴趣和好奇地深入探索。这些话对同学们未来的研究和生活有着较大的启发意义。在这片沙滩上欣赏到的不仅是夏日沙滩美景,还有思维碰撞的火花





719日上午,考察队来到红树林考察生态环境。红树林(Mangrove)是一种沿海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它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受周期性潮水浸淹,是一种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红树林的突出特点在于:1、其气生根非常发达。2、耐盐,能在海水中生长。然而由于围海造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以及生物入侵等其他因素,红树林的面积逐年减少。海浪的冲击对红树林幼苗的生长有很大影响,红树林靠海一侧的人为屏障就是为此设置的。在红树林幼苗旁竖立木杆也能帮助其生长。

下午,同学们来到了高大宏伟的泰国海洋局。首先,工作人员介绍了GISTDA(地理信息和空间技术发展署)的发展历程。过去,他们仅仅是一个数据信息的提供者,而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他们将工作职能扩展到了应用服务、方案服务以及具可执行性的情报政策服务。相比于单纯的科学研究,海洋局的工作技术人员更希望能将科研成果投入应用之中。用他们的话来说,这里研究的一切都是为这个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未来,他们仍将为这一使命不懈奋斗。紧接着,另外两位工作人员介绍了他们在不同方面的应用产品。他们将遥感技术和卫星数据应用于灾害监测(森林火灾、旱涝灾害、海啸等),资源监测(如森林资源、渔业资源、红树林及海岸带变迁),污染探测(如油轮泄露、水质评价等)。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方面有着纷繁复杂的实践应用,如何把知识熟练地投入应用,这是大学生走近社会必须思考的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大家在大学里不仅仅学好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做好走进社会、将知识和本领投入实践的准备。最后罗煜老师向海洋局的诸位工作人员介绍了浙江大学的概况,并对海洋局的友好接待表示感谢。




7月20日,考察队前往湄南河。湄南河是泰国第一大河,自北而南地纵贯泰国全境。发源于泰国西北部的掸邦高原,流到南部平坦地区,形成湄南河三角洲,最后注入曼谷湾,全长1352千米,流域面积17万平方千米。上岸之后,罗老师就河流与城市的兴起的主题阐发了同学们的思考。曼谷坐落于湄南河下游,一开始是大片的泽洼地,后来逐步建成河渠纵横、舟楫穿梭、街道交错的水上都城,因而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得益于河流的航运作用和广泛的生产生活用水来源,又免于入海口海水侵蚀、河流改道等不稳定因素,曼谷在湄南河的庇佑下渐渐成长,成为泰国的最大城市,“天使之城”。



泰国之旅已接近尾声,这一东南亚的神奇国度带给考察队所有同学的是其乐无穷的观感体验,也启迪了大家有关环境生态与发展建设的深刻思考。这次旅行,同学们走出国门,增长见识;这次实践,同学们温故旧学,收获新知;这次交流,同学们代表浙大,传播环资好声音。(文/郭凯文、万清、李曦煜、陈思婷;图/罗煜、金唯伟、吕承威、李曦煜、林路佳)